案例展示
項目背景
新光大橋位于廣州新中軸線并橫跨珠江,是廣州市南北交通大動脈新光快速路的咽喉,每日車流量接近10萬輛之巨。該橋全長1083米,是世界上一座由鋼桁拱與V型鋼結構組合而成的鋼桁特大型拱橋。其主橋長782米,采用的是獨特的飛雁式三跨(177米邊拱+428米主拱+177米邊拱)連續中承式鋼箱桁拱結構.大橋寬37.62米,雙向六車道,通航凈高為34米。
鑒于此橋的重要性和獨特性,廣州新光大橋健康監測系統于2009年正式投入建設。該系統的GPS監測子系統采用中海達GPS形變監測預警系統,對大橋上部結構變形、橋面標高及線形變化進行精密監測,從而為大橋相關構件的健康評價提供重要依據。
項目情況
新光快線大橋北斗/GPS監測子系統包含2個基準站、16個監測站、1套中海達ZMonitor變形監測預警系統軟件。此系統技術成熟、定位、功能強大、性能穩定,為新光大橋結構健康監測發揮了重要作用,獲得了項目技術專家的一致稱贊并引起業界廣泛關注。
本次監測站的選點我們選在整座橋上,在橋一面分別是橋面,邊拱和主拱,與橋另一面布設的情況是對稱一致的,總共16個監測點,下圖標示出了北斗/GPS站點的大概布設情況。
監測系統優越性
1、系統設計友好:技術維護簡單,界面顯示直觀,平臺無縫兼容;
2、位移真實:中海達專用高精度北斗接收機,實時提供真正三維變化數據高精度可達平面2.5mm,高程5mm;
3、預警預報及時:時間短信,聲光報警,應急預案輔助決策;
4、數據采樣率高:高達20HZ獨立采樣數據輸出;
5、遠程管理便捷:系統可遠程登陸,現場動靜盡在掌握,可作為橋梁監測單獨子系統提供集成服務;
6、實施力量雄厚:上市公司實力保障,軟件、硬件自主研發,專業團隊設計實施,服務機構遍布全國。
監測系統突出優勢
①中海達系統工程是以GNSS精密定位技術為核心結合智能傳感器從事專業的精密監測控制,并率先研制成功基于GPS加我國北斗的高精度監測設備。
②中海達相關滑坡等監測預警平臺軟件全部自主研發,擁有自主知識產權。
③公司單歷元解算方法在國際國內技術交流大會中,被認為是世界領先,支持北斗聯合解算,開創了北斗的新應用。
④通過中海達高精度GNSS設備作為采集儀,我們把水位傳感器,內部傾斜傳感器等相關設備接入到GNSS中,研制成功集合監測系統,開創了業界先河。
⑤中海達的“監測輔助云平臺”,為每一個監測系統提供多一份的數據安全,成為有別于其它集成商的技術特色。
⑥GNSS Monitor高精度解算軟件克服傳統解算的弱勢,實現15分鐘初始化后,單歷元1秒輸出一個監測結果,精度高達平面2.5毫米,高程5.0毫米,是直正的在線監測解決手段。
⑦公司Vnet系列接收機是中海達公司專門為監測應用量身定制的高精度GPS系統產品,并已成為北斗高精度應用推廣的典范。
- 上一個:安徽青陽百丈巖尾礦庫監測系統
- 下一個:水庫大壩碾壓機定位系統